3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技术通过验收

2018-09-05 07:38
  • T大

无磷砗磲。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供图动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吗?没错,那就是南海砗磲。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攻关研发的3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技术,最近通过了专家组现场验收。这些砗磲品种被称为“光合动物”,生长成本很低,但在造礁护礁、建设海洋牧场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早在2014年,我们课题组就开启了对南海砗磲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导喻子牛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砗磲是一类热带大型海洋珊瑚礁底栖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区和海南岛海域。砗磲独特之处在于外套膜内共生大量虫黄藻,使之可仅依靠藻的光合作用提供的营养和能量生活。该课题组的研究对象,从鳞砗磲到无鳞砗磲、番红砗磲,品种日趋丰富,研究不断深入。  

番红砗磲。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供图喻子牛介绍,2016年,该课题组成功繁育出鳞砗磲幼贝并进行了岛礁移植牧养,2017年繁育数量大增,2018年以来对无鳞砗磲、番红砗磲进行了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发。截至今年8月底,这3种砗磲幼贝总数达66.65万个。其中,番红砗磲有12.71万个,平均壳长8.79±1.72毫米,平均壳高4.38±0.79毫米;无鳞砗磲有40.87万个,平均壳长5.38±1.13毫米,平均壳高3.37±0.46毫米;鳞砗磲有13.07万个,平均壳长2.60±0.26毫米,平均壳高2.18±0.19毫米。  

为什么要投入力量研究和推广南海砗磲?   

“南海砗磲在科学研究、南海岛礁生态、海洋经济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喻子牛指出。  

在科学研究上,南海砗磲体内有藻类(植物)共生,只要有光,藻类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砗磲不用摄取其他食物就可以实现生长。喻子牛说,今后,对南海砗磲的这种共生机制,正在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岛礁生态上,南海砗磲不仅能促进和维持生物多样性,而且它们厚重的贝壳是岛礁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造礁、护礁,抗风浪性很强,是我国“蓝色国土”有效保护的自然“卫士”。

磷砗磲。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供图在海洋经济上,随着南海砗磲的大规模繁育,丰富了海洋牧场的品种。人工养殖的砗磲,除了高品质食用价值外,其玉化的贝壳可以做成工艺品;同时,砗磲外套膜色彩缤纷、艳丽如花,具有美不胜收的观赏价值。  

颇具价值的南海砗磲研究正在“开花结果”。8月28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组织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生态环境变化”先导专项中的课题进行验收,“造/护礁主要功能生物种群的恢复与重构技术—三种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获得专家组肯定,并通过了现场验收。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后,审阅了相关资料,考察了3种砗磲繁育现场,并进行抽样计数和测量。国家贝类产业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专家组组长张国范认为,在鳞砗磲基础上,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完成了无鳞砗磲和番红砗磲的规模化繁育和苗种培育,砗磲产业化发展和岛礁砗磲资源种群的恢复与重构,丰富和增加了新的种类,具有重要前景的砗磲产业有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业界越来越认识到南海砗磲的应用价值。得知3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技术通过验收的消息,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旅游综合度假区场馆部经理杨春雷兴奋地说,该度假建成后,将大规模引进和养殖南海砗磲,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产品,探索延伸人工养殖南海砗磲的产业链。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